当前位置: 首页 >>全运会运动项目文化研究 >>冲浪 >>正文

冲浪运动的文化内涵

字体:【
分享

冲浪运动不同阶段的发展和特征充分反映了社会的特点与文化特征,并影响着当代社会。

冲浪是波利尼西亚人的一项古老文化。冲浪运动所使用的冲浪板通常按照身份高低分配,酋长往往拥有最好质地的冲浪板且是最熟练的海浪骑手,普通民众除非借助优秀的冲浪技术得到特权,否则甚至不被允许进入统治阶级所特有的沙滩。冲浪作为波利尼西亚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波利尼西亚的社会、宗教和神话有着深远影响。

20世纪之前,西方人对于冲浪的理解较为浅薄,将冲浪运动视为一种野蛮人的游戏。1820年,西方传教士来到夏威夷进行宗教传播。他们看到土著人每天进行冲浪运动,认为土著人整天游手好闲,将冲浪视为一种令人懒惰的休闲方式。西方人虽然认可冲浪的刺激有趣,但极少有人想要尝试。在传教士的影响下,夏威夷的冲浪文化受到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压抑。

1898年之后,前来夏威夷定居的白人的后代从小接触大海和冲浪,从土著人那里学到了此前白种人无法掌握的冲浪技巧,从此改变了夏威夷的冲浪文化,夏威夷冲浪的人数开始剧增。

冲浪具有多元文化基因。冲浪文化在夏威夷和加利福尼亚最为兴盛,这主要得益于两地绝佳的水域条件,不仅有无边的海岸线,更有着巨大的波浪,在这两地的浸润下,整个美国都被冲浪文化所感染,成为美国流行文化元素。冲浪文化影响着世界各地的音乐、电影、营销、时尚、艺术风格等等,如好莱坞制作了一种新的电影类——“海滩电影;如沙滩短裤的由来,它比标准的泳衣更长,专为冲浪练习而设计。

20世纪60年代,冲浪运动形成一种追求精神解放的心灵冲浪运动,在当时的西方社会引起了很大反响。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冲浪成为一种流行的青年亚文化,从加利福尼亚扩散到世界各地。冲浪爱好者的服装、发型、运动理念和生活方式与当时的主流文化格格不入。甚至露营车也成为冲浪之旅的理想载体。冲浪永远是自由、解放和快乐的象征。电影吉浩特 (Gidget)的播出推动了海滩电影的浪潮,1960年至1966年期间,有超过70部海滩浪漫喜剧播出,像埃尔维斯普雷斯利这样的知名演员也加入了蓝色夏威夷的演员阵容。为了展示更真实的冲浪形象,电影导演布鲁斯布朗拍摄了第一部由真正的冲浪者作为演员参演的冲浪电影——《无尽的夏天》。

对于大多数冲浪者来说,冲浪并不是一项竞技运动,冲浪所追求的不是用人体的生理极限去破纪录和获得奖牌,而是完全属于个人身心的成就感、刺激感和满足感,实际上它追求的主要是一种心理的极限,一种超越自己的感觉。进入21世纪,冲浪与环境和生态主义等新的文化思潮结合,成为一种具有生态和环境意识的运动和生活方式。对于冲浪铁杆粉丝来说,冲浪更像是一种信仰,有着严格的仪式、精神和意义。冲浪精神让人们更加懂得尊重海洋和海洋生物,因为没有海洋,就不会有冲浪。

冲浪家、作家史蒂夫·科特勒将冲浪精神引入他的书中——《西方的耶稣》。他引用了与水的交融来描述冲浪者在海浪中穿梭游行。他的书中写道:很多冲浪者都相信海洋是人类的发源地,而冲浪能让他们与生命的记忆短暂相连。心理学家荣格认为:冲浪能够使冲浪者获得集体无意识的感知。或许就是因为如此,蒂莫西·利瑞才说:冲浪是人类最高的进化活动。

2011年,励志电影《灵魂冲浪人》上映,它改编自真实的体育人物和事件,主要讲述了出生在冲浪世家的夏威夷少女贝瑟尼在失去左臂之后,依旧站上冲浪板并坚持冲浪职业生涯的故事。贝瑟尼的冲浪运动情怀是美国整个民族体育情怀的缩影。

热点专题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