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会武术备战正酣 各队精雕细琢冲佳绩

全运会武术备战正酣 各队精雕细琢冲佳绩

时间: 2025-08-27 21:05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第十五届全运会武术比赛将于11月中旬在广州举行,共设12枚金牌。武术散打项目,陕西李佳俊和范高飞分别获得男子90公斤级和75公斤级决赛资格;武术套路项目成功入围团体决赛圈。围绕各项目重点运动员,各队组制定“一对一”训练方案,从技战术、心理建设两个关键维度,展开全方位“精雕细琢”。

踏入武术散打训练场,激烈且严肃的氛围扑面而来,对抗练习和体能训练有序交替进行。资格赛结束后,散打项目训练计划精准划分为基础巩固和实战强化两个关键阶段。“基础期主要针对运动员技术短板开展专项补强与能力夯实,针对重点备战队员移动速度慢,我们制定专项训练模块进行强化提升。实战强化阶段则着重运动员技术动作的实战转化,通过与模拟对手展开高强度对抗演练,在稳固原有优势的同时再增加一到两项专项技术能力。这些新增的能力,往往就是运动员在比赛中出其不意抑制对手的关键。”散打队主教练许家恒阐述着备战训练的核心理念。

在打磨技术的同时,年轻队员的心理建设也成为目前队组最为重视的问题。“除了技术能力的训练,强化运动员内在能力、树立自信心同样至关重要。我们会组织队员学习励志视频、了解顶尖运动员的心理成长故事,引导队员相互交流心得,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自信,增强他们面对大赛时的抗压能力。要知道,在大赛中,如果运动员心理受限,他的技术发挥也一定会大打折扣。”身兼心理辅导师的许家恒一刻也不敢放松。

“经过这段时间系统化备战,现在的我敢于大胆地去想、敢于坚决地去做。”散打运动员李佳俊从训练台上走下来时,目光坚定。

夺得第十四届全运会团体冠军的陕西武术套路队,正全力以赴努力蝉联这一荣耀。

十五运会武术套路团体项目包括男子枪术、男子剑术、男子对练、女子刀术、女子棍术、女子对练6个小项,7名运动员都肩负着出色完成各自动作的重任。“十五运会,除女子单项外,其余两个单项和两组对练都是上届全运会夺金队员,无论比赛经验、技术水平,还是对自身的把控能力,他们都十分稳健。”陕西武术套路队主教练刘海波介绍说。

训练场上,单项组训练与对练组训练在两块场地上有条不紊地同步开展,队员们全神贯注地抠磨着动作细节。场上枪、棍落地的沉闷声与刀枪碰撞的清脆撞击声交织在一起。对于冲刺阶段的备战训练,刘海波坚持“小强度、精细化、高质量”,不依靠高强度的训练量,着重保证运动员不受伤、训练从全方位一般性技术调整为特点性技术训练、从专项技术性体能转变为身体体能素质的提升,以此提高运动员身体的整体状态。“资格赛结束后,根据运动员自身条件特点,重新编排更有利于他们发挥的动作套路。不再一味追求难度,而是要在稳定的前提下,提升动作的完整性、流畅性与观赏性。在技术方面,对于已经熟练的动作,在训练量的分配上会适当减少,增加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特点技术。”刘海波解释说。

武术套路作为表演类打分项目,这就要求运动员不仅要有扎实的技术能力,整体身体素质更要出类拔萃。“目前,运动员们的技术状态和动作都很成熟,但在决赛中如何更进一步地将技术动作发挥出来,就需要加强身体的整体能力,提升比赛状态。为此,我们专门聘请了专业的体能教练,从整体体能提升方面进行科学训练,让他们在赛场上能更完美地展现成熟的技术。”

随着第十五届全运会武术决赛日的临近,无论是散打项目还是套路项目,各队组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最后的备战。散打队针对运动员的弱项进行强化训练,提升技术动作,同时注重心理建设,增强运动员的自信心和抗压能力;套路队则以“小强度、精细化、高质量”为原则,优化动作套路,提升运动员的整体能力和比赛状态。各队组“精雕细琢”,力求在全运会上展现最佳水平,争取荣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