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陕西体育源远流长,古代体育历史厚重,成为中国体育的主要发祥地;近代体育特色鲜明,以军事训练为主要内容的红色体育,为新中国的体育发展奠定了基础;当代体育生机勃发,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在陕西举办,将掀开体育强国梦的陕西篇章。“微观陕体”每周三推出,邀您一起感知了解分享三秦大地上的体育文明。
在我们国家,人们最为熟悉的奥林匹克运动雕塑,莫过于《掷铁饼者》。这幅作品是由古希腊雕刻家米隆于公元前450年完成的,再现了古奥运会铁饼运动员的勃勃英姿。原作已佚,现在看到的是罗马时期用大理石复制的。在陕西体育博物馆也展陈着一套屯东雕塑作品,是由西班牙女雕塑家罗莎·萨拉创作完成的。1984年,罗莎·萨拉受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的委托,开始制作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主题的雕塑。历时10余年后,萨拉终于完成了38项奥运会竞赛项目(夏季奥运会28项,冬季奥运会10项)的雕塑。萨马兰奇对雕塑给予很高评价,认为:“奥运百年沉淀下来的体育、文化和艺术,奥林匹克雕塑极好地诠释了这三者之间的结合,并把我们与奥林匹克精神拉得更近。它将是奥林匹克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传承下去的极好创意!”萨马兰奇还说:“罗莎·萨拉是世界上最好雕塑家之一,她的作品完美地表现了灵敏和力量”!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其中一座雕塑——排球。
排球运动的起源与传播
1895年美国人威廉·摩根首创了排球运动。1896年美国开始有排球比赛。最初的排球比赛没有人数规定,可在赛前由双方临时商定,原则上只要双方人数相等。排球运动在美国问世以后,由美国的传教士和参加战争的美国军官和士兵带到了世界各地。
排球运动在亚洲发展很快,1900年传入印度,1905年传入中国,1908年传入日本,1910年传入菲律宾。亚洲排球运动的发展自成系统,先后经历了16人制、12人制和9人制的发展过程,1951年初才开展6人制排球。
1923年排球运动传播到非洲埃及、突尼斯和摩洛哥,自此以后逐渐发展成为普及五大洲、为人们所喜爱的运动项目。
排球运动的艺术创作
排球运动的特性是速度的、是瞬间的是爆发力极强的,艺术家罗莎·萨拉用雕塑的形式将这种瞬间的爆发力表现得淋漓尽致。雕塑采用的是有较强的张力的青铜,用青铜铸造的雕像只要有较小的支撑就能平衡,因此各种不同姿态的雕像可以用青铜来铸造成功。通过隆起的肌肉,弯曲的线条,艺术家想要表现的,首先是天然的人体,就是健康、活泼、强壮的 人体,角力竞技的本领,动物的禀赋,无不具备。这一瞬间尽管是沉着、平稳、静止的,但更是紧绷、蓄势、待发的;这一瞬间,他预示着即将像弹簧一样改变身体状态,猛然会把手中的球飞向远方。这座雕塑作品体现了静中有动的美感。
另一方面,这座雕塑作品很好地处理了动态与稳定之间的关系。首先,该作品体现了强烈的动感:运动员身体上下肢的扭曲、重心的偏离、左右手与左右腿的不同位置等都预示着运动的态势;运动员手持排向前摆臂已到了尽头,在这凝固的动作上,我们仿佛可以看到运动员将排球全力拍出时的虎虎身姿;其次,该作品体现了动感中的平衡与稳定:“右腿如同轴心,身体的重心落在右腿之上,使弓起的躯体保持稳定;左脚尖轻轻点地,起到平衡身体的作用。动静结合的特点立刻使得这座雕像活泼起来,就在这一瞬间,我们仿佛看到了排球运动员在稳定的状态之后运用旋风般身姿把排球奋力拍向远方,获得胜利,仿佛电影慢镜头一般。
雕塑充分展现了人本主义思想,表现对现世生活的爱好与重视,对于人的力量的深刻体验,这也使艺术家避免描写肉体的残废与精神的病态,而专门表现心灵的健康与肉体的完美,并运用运动的题材很好地表达了现代人热衷于运动的习惯,体现了对人体自然美的追求。下一篇我们将继续聊一聊排球在我国的发展及其相关的艺术表现形式。(朱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