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陕体丨延安时期女子体育活动

微观陕体丨延安时期女子体育活动

时间: 2020-04-16 13:02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编者按:陕西体育源远流长,古代体育历史厚重,成为中国体育的主要发祥地;近代体育特色鲜明,以军事训练为主要内容的红色体育,为新中国的体育发展奠定了基础;当代体育生机勃发,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在陕西举办,将掀开体育强国梦的陕西篇章。“微观陕体”每周三推出,邀您一起感知了解分享三秦大地上的体育文明。

延安时期的体育发展是中国近代体育史上的红色经典,尤其是女子体育活动范围广泛,活动内容丰富,在传承和发扬延安精神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近代体育史上有重要地位。

中国共产党中央红军经过艰苦卓绝的长征,进驻延安后,对延安妇女教育和体育运动很重视,毛泽东提出:“假如没有占人口半数妇女的觉醒,中国的抗战是不会胜利的。……全国妇女起来之日,就是中国革命胜利之时。”1939年3月,中共中央妇女运动委员会明确指出:“抗战建国大业,没有占人口半数的女同志积极参加,成功是不可能的"。1942年9月10日,杨烈同志在解放日报发表《谈谈女同志的体育运动》,倡导女同志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列举出在延安艰苦条件下适合女同志普遍参加的体育活动项目,有舞蹈、徒手操、游泳、溜冰、球类等几种运动。杨烈指出,对延安的女子体育运动,女同志固然首先应该认识本身弱点,起来造成一种运动热潮,但各机关学校负责同志对于女同志的健康体育问题,亦望多加以援助和倡导。朱德总司令给延安“九一”扩大运动会题词“运动要经常”。革命延安体育会曾倡导开展“十分钟运动”。革命领袖毛泽东、朱德、贺龙等在繁重的工作之余抽出一切空余时间,坚持锻炼,给边区民众做出了表率。

在这样的环境和背景下,延安女子体育蓬勃发展起来,妇女逐渐形成了锻炼的习惯。但延安时期条件艰苦,物质匮乏,体育场地、器材远不能满足运动需求,延安妇女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因地制宜,自己动手修场地、建器材,把延河当作天然的游冰和跳水场地。当时女子体育开展的如火如茶,增强了妇女的体质,磨练了意志,鼓舞了战斗意志。

延安时期各机关学校过的都是紧张的军事化生活,体育运动呈现军事化的特点,边区提出“锻炼体魄,好打日本”、“体育运动军事化”。边区的女子体育也正是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展开的,通过妇女体育及妇女军事体育训练,使得边区妇女的身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

图1 延安女学员在练习射击

图2 延中女生参加军训

图3 延安女民兵进行军事体育表演。图为步入会场

中国共产党对妇女同志体育运动高度重视,在边区政府创办的各类学校中都开设了体育课,甚至组建了女篮、女排等校队,经常参加校与校之间及边区组织的各种运动会。1939年创办的延安中国女子大学,成为培养妇女干部的熔炉,在1942年的九一运动会上,延大女队顽强拼搏,最后取得女子篮球赛第一名的好成绩。

图4 延安大学女子篮球队(1944)

图5 延安“九一”扩大运动会上女子赛跑终点一瞬间

图6 延大女子篮球队

延安时期女子体育运动蓬勃发展,为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奠定了新中国女子体育事业的基础。(邓李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