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2024年陕西省全民健身日主题活动启动仪式暨陕西省群众体育赛事五级联赛广场舞、象棋、健身气功总决赛8月8日上午在陕西省体育馆举行。陕西省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邹军、徐鹏、李长军与陕西省妇女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杨乐共同启动了全民健身日主题活动。
仪式上播放了“全民健身 运动三秦”陕西省群众体育赛事五级联赛成果展示片。截至8月7日,陕西省群众体育五级联赛已累计举办了42556场比赛,先后有22131支队伍、211177人次参与其中,充分彰显了陕西省群众体育五级联赛广泛参与的生机活力,彰显了三秦百姓积极开展全民健身、享受运动快乐的精神风貌。
陕西省群众体育五级联赛,以“全民健身 运动三秦”为主题,促进省市县镇村赛事五级联动,突出平民化、大众化和趣味性、参与性,把赛事活动办到乡村(社区),办到群众身边,为健身群众搭建起举步可就的赛事活动平台,彰显了群众体育要在走群众路线中宣传群众、服务群众、健康群众的价值追求,是积极创新群众性体育赛事办赛路子、全力推动群众性体育赛事体系化和规模化的重要探索,也是大力发展赛事经济,促进“体旅文商农”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
启动仪式后举行了“舞动巾帼风采 悦享健康生活”2024年全国妇女广场舞(健身操舞)大赛(陕西分站)暨“全民健身 运动三秦”陕西省群众体育赛事五级联赛广场舞总决赛,有来自西安、宝鸡、咸阳、铜川、渭南、延安、榆林、汉中、安康、商洛、杨凌、韩城13个城市代表队和24个社区代表队伍,翩跹起舞,充分展现出日常生活中快乐与运动、健康与美好的热情追求。
西安市雁塔区曲江中心社区代表队、渭南市临渭区杜桥街道办代表队、西安市未央区未央湖街办小滩社区代表队、安康市教体局广场舞代表队最终以整齐划一、动作柔美荣获广场舞团体一等奖。
西安市雁塔区曲江中心社区代表队荣获最佳创编奖;汉中市略阳县体育运动中心老体协队荣获最佳服饰奖;渭南市临渭区杜桥街道办代表队荣获最佳表演奖;榆林市子洲县双湖社区代表队荣获最佳风采奖。
与欢快热烈的广场舞相比,健身气功更显沉稳舒展。在全省总决赛中,西安市雁塔区曲江中心社区代表队、安康市教体局广场舞代表队、渭南市临渭区杜桥街道办代表队、西安市未央区未央湖街办小滩社区代表队荣获规定套路一等奖。
西安市雁塔区曲江中心社区代表队、渭南市临渭区杜桥街道办代表队、西安市未央区未央湖街办小滩社区代表队、咸阳市体育局秦都区东方代表队荣获自选套路一等奖。
附带五级联赛背景资料
魔方比赛现场展示了由3600个魔方、32400个色块拼接而成、以“全民健身,运动三秦”为主题的魔方主题图,这也是省魔方协会在全民健身日向现场观众传递全民健身新理念的创新表达。
为迎接2024年全民健身日,营造更加浓厚的全民健身氛围,全省各市区结合市情民意,想办法出实招,努力将健身活动办在社区周边、群众身边,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西安市突出全民参与、贴近群众办赛、助力区县品牌创建、持续推进赛事影响力、严守安全底线、推动多业融合发展,做到“西部示范 西安先行”。
宝鸡市在办好10个省级项目的同时,增设跳绳、柔力球两个市级项目,每个项目均确定1至2个县(区)作为示范样板,鼓励县(区)举办自主项目。把联赛与文旅、会展相结合,调动各方资源力量,形成共办共赢局面,有效推动体旅文商融合发展。
咸阳市把联赛与该市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县(区)社区运动会相结合,与新闻媒体共同办赛,推动赛事“三进”,形成了“赛场即是景点、比赛即是旅游”新型赛事场景,有效促进体育与经济、文旅、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铜川市着眼于办群众身边赛事,办群众喜爱的赛事,动员乡镇、社区、行业、青少年、大学生、干部职工、退休人员等积极参赛,形成了铜川特色联赛体系。同时,借助联赛展示非遗文化,开展直播带货,有效促进了文旅发展。
渭南市遵循开放、创新办赛理念,打破传统、惯性思维,充分考虑群众需求,选取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将联赛与全民健身运动会、市级精品赛事等深度融合,突出社区和村这一基础单元,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联赛正在引领渭南市全民健身事业蓬勃发展。
延安市将联赛与年度赛事活动、职工运动会、社区运动会、乡镇运动会紧密结合,狠抓赛事组织领导、竞赛工作、经费保障、安全保障和宣传工作。同时,科学整合现有资源,持续释放赛事经济社会效应,持续营造了全民健身良好氛围。
榆林市想方设法在“贴近群众、扎根基层”上下功夫,动员各行各业、各年龄段群众参赛,群众健康意识不断增强。联赛带动了交通、餐饮、旅游等行业发展,赛事经济拉动成效明显。
汉中市加快推进联赛开展,积极推动赛事活动“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充分发挥体育赛事活动辐射、引流和带动效应,推动体育、商贸、文旅等多业态深度融合,进一步激发景区、街区、商圈活力,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体育力量。
安康市将联赛与“一县一品牌”相结合,寓职工赛事、青少年赛事、协会赛事为一体,扩大赛事参与面、提升赛事知晓率。打造联赛+社区运动会模式,办好群众身边的赛事,营造全民健身浓厚氛围。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和水资源优势,拓宽体育旅游、运动康养路径,想方设法发展赛事经济。
商洛市采取“县区+协会+产业公司”模式联合办赛,确保村(社区)、镇、县级联赛扎实开展,实现参赛人群和组别全覆盖,促使全民健身热起来、场地设施用起来、科学健身常起来。强化融媒体宣传和视频直播,持续放大体育正能量。
杨凌示范区推动联赛赋能乡村振兴,在院校、农业旅游景区、涉农企业、村(社区)举办赛事,通过办赛宣传展示特色农业旅游资源,推广展销特色农文旅产品、商品,提升了赛事参与度、覆盖面和影响力,着力将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
韩城市坚持“利民、便民、亲民”原则,办赛同时组织开展科学健身指导,让更多群众参与到全民健身中来,共享健康生活的乐趣。积极打造“项目—赛事—产业”融合机制,吸引更多参赛观赛人员来韩交流,推动韩城文旅产业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