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突出技巧
中国式摔跤的最显著特点就是技巧性强。纵观世界各国的各种摔跤术,都离不开技术、力量、战术和心理等因素,但是由于地理历史、民族、文化等不同,各国的摔跤术都有自己的特点,但大都以摔跤手的力量强弱来决定比赛的胜负,而中国式摔跤更注重摔跤手运用技术的技巧来取胜。中国式摔跤运动员身穿柔软而结实的短上衣,系腰带,穿长裤,全身可以握抱,可以抓摔跤衣和腰带,但不许抓裤子;中国式摔跤只许站着摔,摔倒后就停止,然后重新开始比赛。因此,经过多年的研究和锤炼,中国式摔跤的各种精妙招法应运而生,“斗智不斗力”“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等谚语是中国式摔跤技巧的典型写照。另外从规则方面要求:比赛时摔跤手不许用拳打,不许用肘、膝或者头顶撞对手,不许使用反关节动作,不许压迫对方的咽喉等,这些要求对培育中国式摔跤重视技术的特点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强身健体
中国式摔跤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健身性。经常从事摔跤的人,不仅有强壮的体魄,发达的肌肉,而且能促进人体的全面发展,特别是能够培养人的力量、速度、灵巧、耐力等身体素质。另外通过练习摔跤可以增强人的内脏器官功能,因为在摔跤时,不仅要对抗对手强大的阻力,而且要持续紧张用力,并伴有憋气现象,使心脏、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得到全面锻炼。
(三)推崇道德
自古以来,无论是跤馆、武馆还是专业队,老一代的师傅都会教导弟子要“习武强身”“尊师爱友”,要讲“武德”,不许弟子恃强凌弱,在教学与训练过程中,学习技艺、强身健体为唯一目的。中国式摔跤在比赛中宣扬的是“以武会友”,讲究的是“点到为止”。这与西方摔跤术、日本的柔道等比赛中拼命致对手无反抗能力才善罢甘休有着本质的不同,因此,中国式摔跤比赛是双方切磋技艺、相互交流的过程。
(四)表演性强
自古以来,中国式摔跤就与表演结下了不解之缘。无论是宫廷、部队还是民间,在各种节日或者庆典都有中国式摔跤表演或比赛。寻根溯源,中国式摔跤的起源和发展是与表演分不开的,这样它必然具有很明显的表演特征,这也是中国式摔跤与其他摔跤术的显著不同之一。在跤场上,摔跤手经常变换各种步法绕着对手游走,在移动中寻找机会发起进攻将对手摔倒,各种步法也显示了摔跤手的技术、信心、风度,给观众以矫健、英武的印象,并使比赛增加了观赏性。另外,中国式摔跤的表演特征在形式上还表现在只有站立摔而没有国际式摔跤、柔道等还有地面技术,技法干净利落,让观众看得清楚,在摔倒对手后还要有漂亮的亮相动作,这是鲜明的表演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