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运动分类

武术运动分类

时间: 2022-12-01 14:01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武术运动根据其表现形式分为武术套路和武术散打两大类。

()武术套路

武术套路是以技击动作为基础,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编成的整套练习形式。武术套路,作为一项充满活力的运动项目,是由风格各异的技术动作组成。具有攻防内涵,不仅蕴含哲理,而且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给人以美的享受。另外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对活跃文化生活也有着重要意义。竞技武术的发展,逐步融合了西方体育的竞赛模式,使武术的竞技体系更加完善,成为世界体育的一部分。随着竞技武术套路项目日益朝着高、难、美、新方向发展,并与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宗旨相结合,武术套路竞赛也日趋激烈。

常见的武术套路竞赛项目包括:长拳、太极拳、南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其他拳术、其他器械、对练项目(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集体项目(集体拳术、集体单器械、集体双器械、集体软器械)等。

按照竞赛形式分为徒手套路、器械套路和对练。

1.徒手套路的代表有长拳、太极拳和南拳

长拳是中国传统拳派之一,属于一种北派武术。该拳的突出特点是,在出手或出腿时,以放长击远为主。其动作撑长舒展、筋顺骨直,有时在出拳时,还配合拧腰顺肩来加长击打点,以发挥一寸长、一寸强的优势。套路动作数量和趟数一般较多,动作舒展大方,极具观赏性。

太极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以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太极阴阳理论为核心,它是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传统拳术。其特点是内外兼修,动作柔和、缓慢、身态轻灵、刚柔相济,在注重身体素质训练、增强练习者体质的基础上提升武德素养,提高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融洽与和谐。主要的太极拳门派有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等,在比赛中除徒手太极拳外,还有持器械的太极剑项目。

南拳是中国七大拳系之一,在广东、福建沿海一带形成独有的南方特色。其基本特点是门户严密,动作紧凑,手法灵巧,重心较低。体现出以小打大、以巧打拙、以快打慢的技击特色,代表拳派包括咏春拳、蔡李佛拳等。

2.器械套路包括短兵器套路和长兵器套路

常见的短兵器比赛套路器械包括刀、剑两种;长兵器比赛套路器械包括棍、枪两种。在传统器械中,还有如软兵器、双兵器等。民间素有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抓、镋、棍、槊、棒、拐、流星锤的十八般兵器说法,涵盖了武术中的各种器械门类。

3.武术对练

武术对练是中国武术项目之一,其套路是在各种武术单练(拳术、器械)项目的基础上由踢、打、摔、拿、击、刺、劈、撩、砍、点、蹦等技击方法组成,并由两人或多人进行对练。在技术编排上要求攻防合理、招式准确、节奏一致、距离相当,观赏性高。

()武术散打

散打又称散手,作为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项目,通过对传统武术中的技击功能进行归纳、整理,总结精炼出直接、实用的技术。格斗讲究出其不意,不讲究花法,突出打赢的实用目的。竞技比赛散打即现代散打,就是常见的以直拳、摆拳、抄拳、鞭拳、鞭腿、蹬腿、踹腿、摔法等技法组成的以踢、打、摔相互结合的攻防技术,讲究远踢、近打、贴身摔。作为对抗性的项目,散打练习不仅能够全面提高力量、耐力、柔韧、灵敏等身体素质,而且可培养练习者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的品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