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乒乓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时间: 2022-11-16 10:58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乒乓球是人们喜闻乐见参与广泛的一项体育运动。在中国,它更是被人们推崇为“国球”。新中国成立至今,乒乓球运动在国际赛场上为国家和民族赢得了无数荣誉;因为乒乓球运动在祖国大地上拥有数量庞大的乒乓球爱好者,拥有数量众多的“球迷”。此项运动被誉为新中国体育走向世界的先锋,是艰难困苦年代中国人民的精神食粮,是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敲门砖,是中国体育项目的常青树。迄今为止,中国乒乓球队共为国家培养出了 100 多位世界冠军。从 1988年汉城奥运会乒乓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算起,乒乓健儿共夺得了28块奥运会金牌。毋庸置疑,乒乓球运动将会在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战略中发挥出越发重要的实际作用。
(一)乒乓球运动的历史沿革
乒乓球运动起源于 19 世纪末的英国。学界普遍认为它是从网球派生出来的一种体育游戏。据说,当时有两个网球发烧友,有一次在室外网球较量时,突然下起了大雨,两人不得不躲进学校食堂,他们将食堂里的饭桌拼在一起,中间用几块砖头隔开,用网球拍继续比赛。这种网球“新打法”被旁观者效仿并很快传至欧洲,乒乓球最初的英文名字“TABLE TENNIS”由此诞生。19 世纪末传到中国时,也叫“桌上网球”。但因为球拍与球撞击时发出“乒”的声音,落在台面上时又发出了“乓”的声音,遂又改称“乒乓球”。
从乒乓球运动的世界发展史来看,欧洲国家的竞技优势一直保持到 20 世纪中叶。这些国家乒乓球运动组织建立较早是主要原因。1918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欧洲很多国家相继成立了乒乓球协会,各国间的乒乓球比赛交流趋于频繁,为国际性乒乓球组织的建立奠定基础。1926 年 1 月,国际乒联正式成立,发起国家有奥地利、英格兰、德国、匈牙利和瑞典,同年,举办了第一届欧洲乒乓球锦标赛(后来被国际乒联更名为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并规定每年举办一届。
乒乓球运动的世界历史,可以做如下梳理:
1926 年—1951 年是欧洲乒乓球运动全盛时期。国际乒联在 25 年间共举办 18 次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其中 17 次在欧洲。
1952—1959 年是日本乒乓球称雄时期。这期间共举办了 7 届乒乓球锦标赛,产生了 49 个世界冠军,日本夺得 24 个,成为最大赢家。
1959 年—1969 年是中国乒乓球崛起的年代。1959 年容国团获得第 25 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单冠军,成为在世界乒坛中国力量崛起的标志。乒乓球运动在社会各阶层火热开展。1961 年,世乒赛在北京举办,中国队表现优异,男团五虎将勇夺男团冠军,团体冠军最能体现一个国家乒乓球实力。此后中国队传统式的直拍近台快攻打法开始亮相世界大赛,在这一期间共举办了 5 届世锦赛,中国运动员参加了其中的 3 届,获得了 21 枚金牌中的 11 枚。
1971 年—1979 年欧洲队复兴,创造出弧圈球与快攻相结合的新打法,世界乒坛已进入了欧亚激烈对抗时代。
1989 年至今,中国乒乓球队伍完成新老更替,成绩卓著。1988 年,第 24 届奥运会,乒乓球被列为正式项目。1989 年蔡振华从意大利回国,挑起中国乒乓球男队主教练的重担。以孔令辉、刘国梁为代表的一批年轻小将脱颖而出, “直拍横打”将中国对传统的直板快攻打法重新激活。之后,邓亚萍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亚特兰大奥运会乒乓赛场上一发不可收拾,斩获女子单打、女子双打金牌 4 枚。至此,我国年轻一代选手已经完全成熟起来。在后续的 2000 年至 2016 年奥运会上中国队几乎包揽所有项目的金牌,成为名副其实的乒乓球强国。
(二)乒乓球运动的规则演变
乒乓球运动是由两名或两对选手用球拍在中间隔着一道球网的球台两端轮流击球的一项球类运动。资料显示,乒乓球运动比赛规则最早是 1922 年由一名英国剑桥大学的学生编纂而成。1926 年,首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成功举办。此后,竞赛规则进行了多次修改,其目的通常有两个:一是为了改进和提高技术;二是有效遏制垄断,从总体上促进项目发展。
1981 年第 36 届世乒赛上,中国队取得了骄人战绩,包揽了所有单项比赛的前两名和所有项目的金牌,引起国际乒坛高度关注。第 37 届国际乒联代表大会上,与会代表针对比赛使用的球拍做出的限制条款,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该项目的整体发展。2000 年,国际乒联对乒乓球形制进行改革,球的直径由原来的 38 毫米增加为 40 毫米,球的重量从原来的 2.5 克增加到了 2.7 克。由此造成球的旋转速度明显下降。这种改变在影响我国选手技术风格的同时,却是比赛回合板数增多,比赛观赏性更强。2001 年规则再次修订,将实行了近百年的单局 21 分制改为 11 分制,比赛节奏更快,乒乓球运动的魅力也更加显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