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划艇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皮划艇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时间: 2022-11-01 09:42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皮划艇是一个项目的总称,分为皮艇和划艇。皮艇和划艇存在很多不同之处:“皮艇”为运动员坐在艇内,用一支两端都有桨叶的桨左右交替划水;而“划艇”则是运动员单膝跪在艇内,用单叶桨在艇身一侧划水。皮划艇运动是类似划船的水上运动项目,细分为静水项目和激流回旋项目。在天然或人工湖面进行的比赛,称静水项目。在水流湍急的河道进行的比赛,称激流回旋项目。1924年作为表演项目进入奥运会。1936年,皮划艇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1972年,皮划艇又增加了激流回旋项目。由于成本太高,该项目在慕尼黑奥运会之后马上撤出了奥运会。直到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才恢复了该项目比赛。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保留了该项目,悉尼奥运会也举行了该项比赛。德国、瑞典和俄罗斯等欧洲国家在静水比赛中一直占有优势。

过去格陵兰岛上的因纽特人曾制作了一种小船,这种船用鲸鱼皮、水獭皮包在骨头架子上,用两端有桨叶的桨划动,这就是皮艇的原始形式。划艇则起源于加拿大,因此又称加拿大划艇。实际上,这两种艇都是从独木舟演变而来的,因此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如日本、韩国、朝鲜、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都把皮划艇称为独木舟。

独木舟是人类祖先在原始社会就已广泛使用于渔猎和运输的水上交通工具。原始的独木舟在世界许多地方发现过,例如非洲的埃及、南亚的印度和西欧的荷兰。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我国新石器时代遗址浙江湖州钱山漾、浙江余姚河姆渡、福建连江、广东化州等都出土过独木舟或船桨的残骸,这些文物距今已有5000—8000年的历史。其中跨湖桥遗址出土的“独木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独木舟,距今近8000年。

现代皮划艇运动产生于1865年,苏格兰人麦克格雷戈以独木舟为蓝图,制造出第一支皮划艇“诺布·诺依”号。1867年他创建了英国皇家皮划艇俱乐部,并举办了第一次皮划艇比赛。1924年1月由丹麦、瑞典、法国和奥地利发起,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成立了“国际划艇联合会”。同年举行的第8届奥运会期间还进行划艇表演赛。1936年第11届奥运会上,皮划艇正式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共进行了9项比赛。此后,奥运会皮划艇的比赛项目常有变化,最多可设12个比赛项目。

在皮划艇运动兴起过程中,为了提高船速,不少人热衷于艇形的改造。19世纪末德国工程师赫曼将皮艇制造成鱼形,提高了船速。之后,英国造艇专家弗龙德发现船体越长阻力越小,速度也越快,因此造船者纷纷加长船体。1923年,丹麦、瑞典、奥地利等国家组成了一个工作委员会,规定了艇的长度为5.2米,宽度为51厘米,这一规定一直沿用至今。

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就有了与皮划艇运动十分相似的“划龙舟”比赛。现代皮划艇运动是1930年前后传入中国的。英国人首先在上海设立了“划船总会”,后来俄国人又在东北设立“水上俱乐部”,但那时的皮划艇运动是专供外国人娱乐的。

1952年底,中国首次制造出自己的皮划艇。1954年在北京市水上运动会上,设立了男子1000米和女子500米皮艇比赛项目。“文革”期间,皮划艇运动被迫停止开展,直至1972年才得以恢复。1974年中国加入国际划联。1975年皮划艇被列为全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同年中国开始参加世界锦标赛。2004年雅典奥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孟关良和杨文军连续取得男子500米双人划艇金牌,标志着中国皮划艇运动已经有部分项目步入世界先进行列,但是我国仅仅是在静水项目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激流回旋项目中目前虽然都能获得奥运会门票,但和奖牌还存在一定差距,如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集体无缘决赛,因此中国运动健儿们需要更加努力,向世界强队看齐,争取在以后的大型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随着皮划艇运动的广泛开展,各国相继成立了皮划艇俱乐部。俱乐部是皮划艇运动发展的主要载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参与水上运动项目的人越来越多。与其他水上项目相比,在民众中推广皮划艇运动有独特优势:皮划艇器材简单,价格也不昂贵;对人的穿着没有绝对要求,在自然山水之间就可以划,快慢随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船体改造,集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给人融入自然之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