垒球运动基本规则

垒球运动基本规则

时间: 2022-11-24 13:36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 一)比赛场地
标准垒球场地规格如下:
1. 场地布局
比赛场地是一个直角扇形区域,直角两边是区分界内和界外的边线。 界内地区又分为内场和外场。 内场呈正方形,为红沙土场地,四角各设一个垒位,在尖角上的垒位是本垒。依逆时针方向分别为一垒、 二垒和三垒。内场以外的地区为外场,外场是草皮场地。比赛场地必须平整,不得有任何障碍物。
2. 投手板和投球区
投手板可用软塑料、 木料或橡胶板制成。 板长 0.61 米,宽 0.15 米,且于投球区内。标准情况下,垒球投手板至本垒板距离为 12.2 米。
3. 击球员区和接手区
在本垒的左右两例,各画一长方形的击球员区。该区长 2.13 米,宽 0.91 米。两区的外边距本垒边沿应为 0.15 米,击球员区的前边在本垒中心线前 1. 22 米,后边在本垒中心线后 0.91 米。击球员区(包括标出该区的白线) 为界外地区。在两个击球员区后应画一接手区,该区长 3.05 米,宽 2. 55 米。
(二)运动装备
1. 本垒板
应使用橡胶制成,为五边形橡胶板,尖角面对接手。
2. 垒球投手板
应使用橡胶制成,位于一个以投手板为中心的圆圈内。
3. 垒球垒包
使用帆布或其他适当的材料制成,且必须钉牢在地面上。
4. 垒球手套
任何球员皆可使用分指手套,但是“连指手套”仅限接手及一垒手使用。任何手套的虎口上端长度,(即拇指与食指间上端之间隔) 不得大于 12.7 厘米,使用皮绳或其他皮制品装置均可。投手手套必须为单一颜色,除白色及灰色外,其余均可;其他球员可戴拼色手套,但背面不得有白色或灰色圆圈。
5. 垒球球鞋
比赛球员应穿着钉鞋,鞋面应以帆布、皮革或类似物质制成。成年赛可穿铁钉鞋,青少年赛不得使用铁钉鞋,可使用胶钉鞋。任何级别比赛不得使用圆金属钉鞋,不得使用硬橡胶或聚氨酯等类鞋底。
6. 垒球护具
接手须佩戴面罩、护胸、护喉、护腿,进攻队员须佩戴头盔。
7. 垒球服装
同队球员必须穿着同一颜色、式样的服装。不得佩戴任何金属类饰品或其他装饰物,如手表、手镯、耳环和项链等。
(三)比赛规则
(1)位置垒球比赛时,双方应各有九名队员出场参加比赛。九名队员按防守时的位置其号位为:①投手;②接手;③一垒手;④二垒手;⑤三垒手;⑥游击手;⑦左外场手;⑧中外场手;⑨右外场手。
(2)顺序比赛开始前,双方抽签决定攻守权。先守的队九名队员按登记的防守位置站在自己的防守位置上。攻队的 9 名队员按登记排定的先后顺序击球,从第一棒击球员开始,依次轮流进入击球区内击球。
(3)投手按规定方法向对方击球员投球。投出的球,落地前进入本垒板上空,低于击球员腋部,高于击球员膝部上沿为“好球”,否则为“坏球”。坏球击球员不击,判为一球,累计四球,判击球员安全进入第一垒,由第二名击球员继续击球。如果好球,击球员应该击球,如好球未击或不击,或击不中成界外球,或击了坏球,也未击中,都应判为一击,累计三击时,判击球员出局,然后下一位击球员继续击球。
(4)跑垒当击球员将球击在界内时(直角扇形区域内),击球员就成为击跑员,必须向第一垒跑进,如果安全进占一垒,即成为跑垒员。跑垒员可伺机向二垒、三垒甚至本垒跑进,若能安全跑进本垒,就为本队赢一分。如在跑动过程中,在接触垒位之前,被守方队员持球触及身体,即被判出局。当进攻队累计有三人出局,双方即交换攻守。两队各攻守一次为一局,比赛进行七局,积分多者获胜。
(5)比赛局数和裁判垒球是一种以两支队伍交替进攻和防守的比赛项目。比赛一般实行 7 局决胜制,7 局结束后夺得分多者为获胜方。如果 7 局比赛之后两队打平的话,将进入延长赛,直到有一方获胜为止。正式比赛一般有 4 名裁判执裁,分别为 1 名司球裁判和 3 名司垒裁判,重大比赛还会再增设 2 名司线裁判。
(6)得分和安全
在比赛中,进攻方的击球员击打防守方投手投出来的球后,落到边线以外为界外球,击球员继续击球。如果球在空中就被防守队员接住,无论是在界内还是界外,击球员都直接出局。球落在界内后,防守队员须迅速捡起球并传向指定垒位,如果击球员(或已经在垒上的跑垒员)在球传到相应垒位之前先到达,则为安全,否则就出局。如果击球员沿逆时针方向顺利到达一垒,并转变为跑垒员,然后依次跑上二垒、三垒,最后跑回本垒时,得一分。在一局内,如果进攻方有 3 名队员出局, 则进攻结束,双方交换攻守。双方各攻守一次为一局。
(7)本垒打
本垒打是垒球运动常用战法,指击球员将球直接击出外场围网,此时击球员和所有在垒上的跑垒员,都可以跑回本垒并得分。
(8)得分
在一局比赛中,如果击球手击中球后沿逆时针方向顺利到达一垒,然后跑过二垒、三垒,最后跑回本垒,此时,这支球队得一分。
(9)触击球
指有意等来球碰到球棒,或是用球棒轻轻触碰来球,使球缓慢地滚入内场的击球叫“触击球”。 奥运会垒球比赛中,由于击打触击球时的隐蔽性很高, 因此击球员可以通过,击打触击球的方式快速上垒。
(10)投球规则
①投球前双脚必须踏在投手板上,一手握球,面对击球员。双手持球于身前,保持 1 秒,不超过 10 秒,分手摆臂投球。
②投球时,可向前踏一步,伸踏脚落地前和投球脱手前,轴心脚不离板,伸踏脚不超越延长线。
③必须在接手准备好时投球。
④投手不能利用进入投手区限制,迫使跑垒员回垒。
(11)击球规则
①比赛由投手向对方击球员投球。投手按规定方法投球。投出的球,落地前进入本垒板上空,低于击球员腋部,高于击球员膝部上沿为“好球”,否则为“坏球”。
②击球员应该击球,如好球未击或不击,或击不中成界外球,或击了坏球,也未击中,都应判为一击,累计三击时,判击球员出局,然后下一位击球员继续击球。
③击球员击球时,腕部和小臂已经起动挥摆,并且没有收回,或球棒同来球已形成交叠,应判为击。
④宣判时应先宣判好坏球,然后宣布几球几击。
(12)跑垒规则
①跑垒员躲避守场员触杀离开垒线 0.91 米而绕道跑进,判该跑垒员出局。
②投手投球前,跑垒员离垒前进,判跑垒员离垒过早出局,投球无效,成死球局面。
③由于投手投出坏球,累计为四球,跑垒员也顺序安全地前进一个垒。
④守场员接传球失误,球滚出野传球线或后挡网,进入无球区,或滚出前接触障碍物,判死球各跑垒员安全进两个垒。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