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剑竞赛规则

击剑竞赛规则

时间: 2022-11-04 11:40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一)场地

击剑比赛是在室内举行,场地应平整、无坡度、光线明亮。决赛剑道的长度14米,宽度1.5—2米,高度0.3—0.5米,两端各有1.5—2米的延伸部分,后面要有一定长度的坡道。

各种线的宽度为3—5厘米,从边线向内画。金属网应铺满剑道的全部及延伸部分,使剑击中场地不会产生信号,便于裁判员准确判断。

(二)面罩

面罩是呈网状的金屑套,网眼最大不超过2.1毫米,镀锡金属网的直径不能小于1毫米。网眼应能承受12千克的压力而不变形。

(三)手套

手套的护袖应是前臂长度的一半。重剑手套的护袖不能用塑料或过于光滑的材料制成。佩剑金属护袖的前端应在掌指关节处。

(四)金属衣

男女击剑运动员应穿金属衣,在做各种动作时,此金属衣都能盖住身体有效部位。金属衣应有良好的导电性能,任何两点的电阻不得超过5欧姆。金属衣的里子应绝缘,领口3厘米高。下部有一条3厘米宽的非金属织带,用以绑结。

击剑比赛中,当裁判员宣布准备比赛时,双方队员在离中心线两米处就位。运动员成实战姿势站立,未握剑的手放在身体同侧,不得遮挡身体有效部位。运动员每得一分,都得回到开始线后,成实战姿势重新开始比赛。使用重剑、花剑、佩剑击中对手,有效击中的落点必须在有关剑种规定的有效部位内。

(五)赛制

击剑比赛分为个人赛、团体赛。个人赛采用小组循环制和直接淘汰制,团体赛直接采用单败淘汰赛制。直接淘汰赛的每一场比赛方法采用每盘击中15剑,比赛时间为9分钟。每盘分为3局,每局3分钟,局间休息1分钟。一名运动员击中15剑或者9分钟规定时间全部用完,击中剑数多的运动员获胜。若在规定时间结束时出现平分,则需加赛1分钟。加赛中,击中第一剑的运动员获胜。加赛前,运动员必须进行抽签,若平分情况持续至加时赛结束,则抽中优胜权的运动员获胜。

团体赛每队4名队员,3人参加团体对抗,一名队员作为替补。每场3分钟打5剑,共9场。先得45分的队获胜。如果有运动员在规定的3分钟内没有刺中对方5剑,这一队的下一名运动员接着比赛往下打,可以打到他那场应该打到的分数,即:第一场到5分,第二场到10分,第三场到15分……一直打到取得45分,结束比赛。

(六)犯规与处罚

特殊情况下的直接得分。当某一运动员超出剑道的边线时裁判员叫停。如果出界运动员是在连续交锋中被击中,这一击中有效。当一名运动员的双脚完全超出剑道的端线,将被罚击中一剑。

击剑比赛的判罚分为:黄牌警告、红牌处罚一剑、黑牌开除比赛三种。相对应的处罚的类型也分为四类:第一类:黄牌警告;第二类:红牌被罚剑;第三类:初犯被罚红牌,同时在同一场比赛中又犯了同类型的错误将被罚黑牌(开除出分项赛);第四类:直接被罚黑牌(可根据情况开除出分项比赛或整个比赛大会,并被停止参加两次比赛)。

黄牌警告后,重犯同一错误,也会被罚击中一剑。诸如在佩剑中的冲撞、花剑中故意做身体接触、重剑中推挤对手也属于故意身体接触行为,都会被罚击中一剑。转身背向对手、剑尖在场地上非法拖划,或者用不持剑手遮盖有效部位避免被击中都是犯规行为。第一次给以黄牌警告,如果再犯,将出示红牌判罚被对方击中一剑。对那些更为严重的犯规,比如报复与粗暴冲撞,以及与对手串通舞弊,将会直接出示黑牌驱逐出场。

(七)剑种分类

击剑运动有三种武器:重剑、花剑、佩剑。三种武器的有效击中点及比赛规则亦有不同,故每种武器都有其竞技特点。相比而言,花剑更具运动性,佩剑速度最快,重剑则特别需要技巧和考究准确性。

1.花剑

击剑运动器械之一。中国曾称“轻剑”,1973年改现名。由剑柄、剑身和护手盘组成。全长不超过110厘米,重量不超过500克。剑柄长度不超过20厘米。剑身为钢制,长度不超过90厘米,横截面为长方形。护手为圆形,装于剑身与剑柄之间,直径不超过12厘米,禁止偏心。有电动花剑和普通花剑之分。前者剑身前端包有15厘米的绝缘物,剑柄与剑身、护手盘绝缘;后者剑头直径在5.5—7毫米之间,长约1.5厘米。

花剑是击剑运动比赛项目之一。分男子和女子,均有个人赛和团体赛。比赛时,只准刺对方躯干有效部位,不可劈打。正式比赛使用电动花剑,运动员有效部位穿金属背心,当击中金属心时,电动裁判器显示彩灯;击中无效部位显示白灯。互相击中时,主裁判按优先裁判权原则进行判决。若双方同时进攻,并同时击中(或一方击中)无效部位,不做判决,比赛继续。由于花剑轻巧,有效击中面积小,因此对技术、战术尤为讲究。

1955年起使用电动裁判器。奥运会有男子个人(1896年列入)、男子团体(1904年列入),女子个人(1924年列入)、女子团体(1960年列入)4个比赛项目。

2.重剑

击剑运动器械之一。由剑柄、剑身和护手盘组成。全长不超过110厘米,重量不超过770克。剑身为钢制,长度不超过90厘米,横截面为三棱形,剑身的宽面最大为2.4毫米。剑柄长度不超过20厘米。护手盘为圆形,深度为3—5.5厘米,直径最大为13.5厘米,偏心度最大为3.5厘米。

重剑是击剑运动比赛项目之一。分男子和女子,均有个人赛和团体赛。比赛时运动员全身都是有效部位,只准刺,不准劈打。它是最早采用电动裁判器的击剑运动项目。双方在1/25秒内同时击中为“互中”,一方超过1/25秒以后击中,电动裁判器只显示先被击中一方的灯光。现代项运动比赛中,击剑项目为重剑,并以击中一剑决胜负。由于有效部位大,无优先裁判权规则,故运动员在比赛时比较谨慎,格外重视对刺剑时机的选择。

奥运会设有男子个人(1900年列入)、男子团体(1908年列入),女子个人(1996年列入)、女子团体(1996年列入)4个比赛项目。

3.佩剑

击剑运动器械之一。中国曾称“花式剑”,1973年改今名。由剑柄、剑身护手盘组成。全长不超过105厘米,重量不超过500克。剑身为钢制,长度不超过88厘米,有刃与背,横截面为梯形。剑柄长度不超过17厘米。护手盘为圆形,大小以能沿对角线放进15厘米×14厘米长方形的检验筒中为准。

佩剑是击剑运动比赛项目之一。分男子和女子项目,均有个人赛和团体赛。比赛时以劈为主,也可刺,腰部以上(包括头部和股)为有效部位。有效部位穿金属衣和戴金属面罩。击中有效部位时,电动裁判器显示彩灯;击中无效部位时不显示灯。互相击中时,主裁判按优先裁判权原则进行判决。若双方同时进攻,并同时击中,不做判决,在原地重新开始比赛。由于其动作幅度较大,进攻速度快,威胁力强,对运动员步法的灵活性与战术快速应变能力等要求高。

1989年起使用电动裁判器。奥运会有男子个人(1896年列入)、男子团体(1908年列入)、女子个人(2004年列入)、女子团体(2008年列入)4个比赛项目。

(八)中国击剑运动员

栾菊杰

女子花剑选手。她在1984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上为中国赢得第一枚个人奥运击剑金牌。

仲满

男子佩剑选手。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获得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奥运佩剑个人赛金牌。

雷声

男子花剑选手。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获得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奥运男子花剑个人赛金牌。

女子重剑团体

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由李娜、孙玉洁、许安琪、骆晓娟组成的中国女子重剑队,获得了女子重剑团体赛金牌。这不仅是中国女子重剑队首次拿下奥运会金牌,又是击剑奥运会历史上的第200枚金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