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篮球项目女子18岁以下(U18)A组(陕西西安赛区)资格赛中,陕西U18女篮凭借“学生军”阵容成功突围,以3胜1负的战绩晋级决赛阶段。这支以西安铁一中陆港中学为班底的队伍,以坚毅作风、昂扬斗志以及创新实践,展现了陕西体育铁军的锐气与担当,为体教融合与竞技体育协同发展提供了鲜活范例。
陕西U18女篮组建之初,面临诸多挑战。作为一支由中学生组成的队伍,训练时间碎片化,资源配置难以与专业队比肩。为有效化解难题,学校专门设立“仁德班”,为体育特长生精心打造精准教育支持体系。教练石晶介绍:“该班级为项目特长生配备专职班主任,强化日常管理与生活指导,针对队员频繁参赛的实际情况,安排优秀教师开展精准教学,助力队员在训练后迅速补齐学习进度。”这一举措有效解决了困扰球队发展的“学训矛盾”,有力推动体育与教育深度融合,为队员追逐体育梦想并兼顾学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同时,教练团队构建“复合型训练体系”。高度重视体能和康复训练,配备专业体能教练和康复团队,依据队员年龄、发育情况及场上位置特点,制定个性化训练计划。高效利用午休、晚自习等碎片化时间,精心设计高强度、目标明确的训练课程,通过极致时间管理提升训练效率。多措并举,综合施策,队员由此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心理素质与抗压能力得到极大锤炼,为赛场拼搏筑牢根基,为队伍竞技实力提升注入强大动力。
背水一战的全运资格赛中,陕西U18女篮展现出无畏斗志与顽强作风。首战对阵强劲对手天津队,面对对方紧逼战术致使传切球受阻的困境,全队迅速调整策略,充分发挥张贺玥、吴汶泽等核心球员强点突破能力,赵菲更是凭借积极拼抢,摘下全场18个篮板,助力球队以 82:55 取得胜利。次战迎战重庆队,面对对方重点队员运用娴熟的挡拆配合战术,针对性包夹外线持球人,将对手三分命中率压制至31投仅3中,最终以61:57险胜关键战役。主教练石晶坦言:“我们可能没有专业队的优良配置,但用防守硬度和意志力弥补了短板。”三战对阵云南队一役,在核心球员张贺玥因伤缺阵、主力轮换深度不足的困境下,陕西队展现了“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拼搏精神。全队众志成城,小将刘馨月临危受命,贡献13分2篮板2助攻1盖帽,帮助球队顶住对手反扑,展现出强大团队凝聚力与坚韧不拔的精神,成为球队逆境突围的关键力量。
依据过往比赛数据,这支陕西 U18 女篮赛前多次未能进入全国十六强,这次要以全国前十一名的成绩取得全运会决赛入围资格,赛前并不被看好。然而,她们凭借赛前冬训积累的过硬体能、娴熟的技战术演练,以及出色的临场应变能力和顽强拼搏精神,成功逆袭成为本组黑马并顺利出线。
陕西 U18 女篮助理教练韩桂叶表示:“队员们经过去年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的历练,自信心大幅提升,此次顶住压力实现既定目标。这次比赛不仅检验了冬训成果、演练了多种战术,还让队员提前感受大赛氛围。下一阶段,我们将针对比赛中暴露的短板进行改进,争取在十五运会正赛中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陕西U18女篮的晋级之路,是凭借顽强作风、昂扬斗志和不懈努力开拓的奋进之路。她们以“黑马”之姿诠释了陕西体育铁军精神的内核——在并不精致的起点上精雕细琢,于体教融合的土壤中扎根生长,借改革开拓的东风突破极限。当这群“篮球小花”在全运会正赛的舞台上继续绽放时,她们书写的不仅是竞技成绩的突破,更是陕西体育实施“八大提升工程”之“后备人才培养提升工程”的具体体现。